史有為 | 《语文论集》忆旧
《语文论集》
忆旧
史有為
《语文论集》只存在了四期/辑(1985-1992)。如果《语文论集》一直延续至今,那么它就会被重视。
进入1980年,语言研究的兴起与语言刊物的稀缺形成了矛盾,也阻碍了研究。当时北京市语言学会刚刚在张志公和(1918-1997)胡明扬(1925-2011)二位先生奔波张罗下建立,并分别担任会长和副会长。
张志公(1918-1997)
(1925-2011)
他们都是业余的,却一心投入学会创立事业,想着为首善之地做出一番成绩,振兴北京市的语言学研究。可是,筚路蓝缕,想办事,要人没有,要钱也没有。他们商讨对策,决心要为北京市语言学会创办一份连续性出版物。拿不到刊号就以书代刊,没有钱,就凭着志公先生的面子去朋友处开口。当时志公先生是北外的顾问,与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福祥(1934-2017)关系密切(不记得是否担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)。
王福祥(1934-2017)
王福祥先生是一心学术的儒雅学者,既然志公先生求到面前了,二话不说,满口答应了下来,亲自要求北外出版社接受这份出版任务。那时节几乎赚钱才是硬道理。但北外出版社还是同意了,允诺先出四辑再说。当时,还没有“外研社”这个简称,外语学习也没有如此疯魔全国,出版社的资金还是很紧。在此情势下,能答应出版四辑,就是好事,应该道谢千百次。
语文论集
为了出版,张、胡二位又求到朱德熙先生那里,请他题签“语文论集”四字。论集由志公先生任主编,胡明扬先生任副主编,编委有林杏光、田小琳和我三人。第1辑由胡明扬先生亲自主持,我们三个年轻编委(田小琳、林杏光和本人)跑腿辅助。经过集稿、审稿、付印、校对等多个环节,紧锣密鼓,第1辑终于在1985年出版。在此之前,第2辑也开始集稿,由于田小琳赴香港工作,第2辑由林杏光和我负责编务。第3辑由林杏光担任责编。我负责最后一辑。当然,到了第4辑,出版社已经不大愿意,拖拖拉拉了几年,才印了出来,算是功德圆满。
《语文论集(第一辑)》目录学习-工作-体会——吕叔湘
在纪念《新著国语文法》出版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——吕叔湘
文字改革和语言科学、语文教学三结合建议——初等教育阶段——黎锦熙遗稿
动结式动词句与把字句的变换关系——詹开第
一种口语句子模式的再探讨:倒装、异位、重复、追补的合议——史有为
谈谈句群——徐枢
试论《新著国语文法》的“位”——严耀华
“给”作“把”用试析——李芳杰
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一条新路子——林杏光
人口迁移与闽南方言及其方言岛的形成——郭锦桴
北京语音源流初探——陈明远
称谓与名字——陈建民
近代汉语的双音词——张永绵
《管子》韵字的韵部与声调——金毅
重视语言应用的研究——徐思益
人机对话漫谈——范继淹
边缘科学和拼音电脑——周有光
语言未来预测初探——尹彬庸
语言中所反映的民族隔阂、歧视和奴役——伍铁平
关于学文言——张中行
二十世纪俄语修辞学之演进——肖敏
国外语义学简述——周绍珩
实验语音学简介——石锋 廖荣容
北京市语言学会召开学术讨论会:纪念《新著国语文法》出版六十周年——溪流
北京市语言学会召开座谈会:吕叔湘、周有光和中青年会员座谈治学经验——溪流
国外汉语研究论文索引(英语部分)——沈家煊
文言“之”字前后都不自由吗?——徐仲华
并列使用动词要慎重——时坚
关于“太”的一点补充——姚世珍
北京话的“老大”——李大忠
“治”与“致”的使用——日耕
关于“倭豆”一次的来历——徐静波
稿约——封三
现在看来,刊物是重要的,出版社也是重要的。刊物一定要连续不断,连续才让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。出版社一定要打响牌子,有了拿得住读者的书籍,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,才能有能力支持学术。我又想起日本的《现代中国语研究》杂志,当初创立时,有人曾断言,只能活三期。因为日本许多刊物差不多都是这个结局。但是义务担任编委会成员们坚持了下来,一直到今年即将出版的第25期。我们也感谢日本的两家出版社,1-12期的京都朋友书店和13-25期的东京朝日出版社。他们义务为该刊出版,不取分文,相反还贴出去许多纸张、印刷、发行和邮寄赠刊的钱,无怨无悔。
《语文论集》虽然只有四辑,却还是留下许多好文章。因此,将目录总汇贴于下面,希望有更多人看到甚至引用,不枉当初这些作者付出的心血。
治学經驗
吕叔湘:学习·工作·体会
現代汉语
詹开第:动结式动词句与把字句的变换关系
史有为:一种口语句子模式的再探讨—“倒装”“易位”“重复”“追补”合议
徐枢:谈谈句群
严耀华:试论《新著国语文法》的“位”
李芳杰:“结”作“把”用试析
张志公:汉语词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
高更生:句组与推理
范晓:试论补充复句
史锡尧:论名词性独语句
周世烈:两种表示“每”的数量结构对应式
杨成凯:“兼语式”分析
陆俭明:现代汉语里动词作谓语问题浅议
黄岳洲:介词结构不能在判断句中作主语
蒋兆祥:介词结构充当主语的条件
李临定:介词“格”例释
马希文:北京方言里的“刚”和“刚刚”
金有景:北京话姓氏小称的儿化问题
李宇明:动宾结构中的非量词“个”
吴慧颖:一种专作题目、名称的特殊结构
施一听:“多”和“少”的不对应性
薛红: VC的扩展及其分类
徐杰:与“动作词、时量词”结构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
萧国政:现代汉语宾语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
尹世超:拈连带用的词类活用
徐复岭:某些双音节动词性词语的A不AB武
续瑞隆: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模糊性
孙锡信:“V在L”格式的语法分析1
谭达人:含双联分句的复句
马盛铣:带“地”或“得”的动词修饰性短语
李思明:《红楼梦》的指示代词
林杏光、张卫国、张云衡:徒手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与搭配的关系
近代汉语
张永绵:近代汉语的双音词
杨天戈:早期白话中助词“将”的用法及历史演变
佐藤晴彦(毛茂臣译述):宋元语法史试论—围绕“~里地”“~里路” “田地”“地面”的使用考察
古代汉语
金毅:《管子》韵字的韵部与声调
吴仁甫:从语法一语义角度看使动、意动用法
洪成玉:《左传》 《国语》的语言比4ge
何建章:《战国策》旧注疑义举例
殷国光:古汉语中的“请”字句
冯利:古汉语词义发展中的同义旁渗l
方言学
朱晓衣:语言分类两原则
游汝杰:汉语方言分区方法的多样性
汪平、李崇兴、蒋平:平江长寿方言的语音、语法特点
杨必胜、陈建民:海丰话的“了”和“咯”——兼与北京话的“了”比较
陆致极:试论方言亲疏关系的数量研究
郭锦桴:人口迁移与闽南方言及其方言岛的形成
陈明远:北京语音源流初探
语言理論
尹斌庸:语言未来预测初探
章一鸣:句子的理性意义和实指意义
钱兆明:用语义学的几个原理分析现代汉语
金立鑫:短时记忆机制对语义记忆的制约
陆丙甫:语言形式的改进同思维的关系
邢公畹:信息论和语言科学
史有为:关于归纳和演绎、语法和语义
李裕德:语法研究中的多标准分类法
罗美珍:从民族语看汉语语音发展的几个问题
申小龙:评汉语语法的“主题”学说
桥本万太郎(时 坚译述)东亚大陆语言发展的方向——以汉语“锅”、“菜”、“喝”和它们的历史与地区的变体分布为据
语言应用
徐思益:重视语言应用的研究
张中行:关于学文言
黎锦熙:文字改革和语言科学、语文教学三结合建议——初等教育阶段
林杏光: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一条新路子严修:论钱大昕如何运用避讳例
孔德明:汉语修辞学史说略
项锦华:缀名—一种值得注意的修辞格
葛克雄:浅议敬辞与谦辞
刘庆隆:字词典凡例浅说
郑也夫:排版格式与速读之初探
社会语言学
陈建民:称谓与名字
伍铁平:语言中所反映的民族隔阂、歧视和奴役
戚雨村、谢天蔚:社会语言学浅说
赵元任(钱晋华译):汉语地名声调的社会政治色彩
陈明远:中国姓氏学初探
边缘学科
范继淹:人机对话浅谈
周有光:边缘科学和拼音电脑
石锋、 廖荣容:实验语音学简介
何秋和:聋哑儿童的思维实验
杨继本:汉字心理研究概述
国外语言学介紹
周绍珩:国外语义学简述
萧敏:二十世纪俄语修辞学之演进
冯志伟:特鲁别茨柯依和他的《音位学原理》1~3
沈家煊:国外汉语研究论文索引(英语部分)
学术討論
吕叔湘:在纪念《新著国语文法》出版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2
黄岳洲:介词结构不能在判断句中作主语
蒋兆祥:介词结构充当主语的条件
王希杰:谈《汉语语法分析问题》札记
郭锡良:反训问题答客难
语文点滴
徐仲华:“文言”“之”字,前后都不自由吗?
时坚:并列使用动词要慎重
姚世珍:关于“太”的一点补充
李大忠:北京话的“老大”
日耕:“治”与“致”的使用
徐静波:关于“倭豆”一词的来历
拾羽:该怎么分析“除了……以外”?
时坚:“跟”作“在”解小记
晓安:多项并列不可硬凑
张育泉:小说《白色鸟》语病一束
平安:单音节并列不可硬凑
学术簡訊
溪流:北京市语言学会召开学术讨论会纪念《新著国语文法》出版六十周年
溪流:北京市语言学会召开座谈会,吕叔湘、周有光和中青年会员座谈治学经验
有些署名是笔名。如:溪流=奚博先,时坚、晓安、日耕、拾羽=史有为
如今想来,历史就是由力行者一件件事构成的。
放下杂念,只为尽心。不忘前人,方得当下。
写于北京冬奥会期间
为中国健儿加油